家长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:自家孩子上蹿下跳的,到底是调皮好动,还是得了多动症?
其实,调皮、好动与多动症是两回事,不要盲目给孩子“扣帽子”,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,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焦虑。
正常儿童活泼调皮
与多动症孩子如何鉴别?
正常活泼儿童
活动与场合环境相符,上课、集体活动等该静时不动或少动,户外时很活泼好动。 量适中: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及环境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。 活动有规则,按需要排队或按游戏、交通等规则行事。这类孩子只是单纯得很调皮、活泼好动,在有纪律约束的场合就能够保持不动,在学习和与小伙伴的交往中也可以表现良好。
另外,在做事情的时候比较有耐心,可以集中注意力,没有许多过激的行为。
展开剩余76%他们的调皮行为只需慢慢引导,就能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。
多动症患儿
其活动与场合不相符合,如在操场上懒散不动,在教室上课时却多动兴奋、捣乱。 不分场合的活动量过多。 行为方面,多动症的孩子不按顺序排队,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,他很想加入但常不遵守规则,因此大家不愿意与他交往。闯红灯,冲动攻击其他小朋友,不考虑后果。这类孩子做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,还经常有脾气暴躁、不听劝阻的现象;
在人多的时候自身控制能力太差,一刻都闲不住,格外好动;而且有时候话特别多,爱招惹人,甚至影响别人。
在学习方面,难以完成作业,而且与小伙伴相处得也不好。尽管家长经常教育引导,但这些孩子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“多动症”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核心症状包括:
(1)注意力缺陷:注意力不集中、注意短暂,被外界干扰。
(2)活动过度:动作频繁且无明确目的,如坐立不安、小动作多;在教室里不能静坐,常在座位上扭动,或站起,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,或擅自离开教室。
(3)冲动控制困难:行动前缺乏思考,易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,且事后不会吸取教训。
(4)学习困难: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。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,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有关。
(5)神经系统发育障碍: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,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,共济活动不协调,不能直线行走,闭目难立,指鼻试验阳性,精细运动不灵活,部分患儿可有视觉-运动障碍、空间位置觉障碍等。
如何早期识别儿童多动症?
幼儿园阶段的早期表现
过分的喧闹及调皮捣乱,不听指令、不服从家长及老师管理; 明显的攻击行为,经常惹事伤害其他孩子; 难以接受幼儿园教育。学龄期的早期表现
不能安静学习/好动、注意力难集中、学习成绩下降; 好发脾气/行为冲动/自我控制能力差、伙伴关系不良; 不能专心听别人讲话,插话、抢话; 常遗失或破坏自己的玩具、书本、铅笔、衣物等; 对立、不服从或品行问题。什么情况下
应到医院看专科医师?
出现上述早期表现,即孩子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、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、行为情绪冲动,影响到学习成绩、日常生活、与小朋友交往、常被老师、小朋友投诉等情况,应到医院看专科医师。
主要解决2个问题:
判断是否符合多动症的条件; 需排除其他引起多动症样表现的其他病,如智力低下、癫痫、孤独症及很多脑发育异常的病等。明确诊断后,根据严重程度、是否存在共患病及年龄制定干预治疗方案。
家长、老师如何引导
管理多动症的孩子?
首先,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、管理。
其次,家长、老师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疾病,不能贴“坏孩子”“品行差”的标签,不能歧视、打骂孩子,更不能侮辱其人格,损伤其自尊心。
多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,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。
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、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,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,不可袒护。
发布于:江苏省正版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